投资圈潜规则:他到底看上你没有?
投资人很少会明确的拒绝别人。
某H开头的知名投资机构投资总监告诉我他每年要见几百个项目,基本上都不会明确拒绝别人,除非遇上“死缠烂打”的创业者,才会明确说“我们绝对不会投资你的”…..
他向我解释:“因为创投圈真的很小也存在许多未可知,也许你觉得很傻X的人和方向,说不定过几年他就变得超级牛逼了…..就算不投也不用得罪别人”
风险投资的关键词在于“风险”,95%的从从业者都难准确判断一个企业是否成功,要不然创业公司也不会有超过90%的死亡率了。我从一位投资大佬那个听过这个故事,三年前,滴滴出去融A轮的时候,某美元基金合伙人H根本瞧不上程维,说程维这种话都说不清楚的人没有领袖魅力当不了好CEO,而现在,这位H姓的投资人想见程维一面都得排上几个月的队了…..
风投圈,大家都按自己的逻辑去判断项目,成败得数年后才看清,但是由于这种情况,80%的投资人在拒绝创业者时十分委婉,那么如何才能判断一个投资对你是否感兴趣呢?
其实,可以从以下几个关键节点去判断:
①约你——迫切不迫切?
投资人都迫切希望从一堆平庸项目找到“金子”。
通常情况下,一个机构投资人每天要见3个以上的创业者,找项目是他的工作。如果他快速的约见你,那么至少你给他发送的BP(商业计划书),或前期的沟通是让他非常心动的。
1~3天约你的代表兴趣浓厚,一周后约你,基本把你当成“日常任务”对待,而约在月后,其实你真的可以不用去了……不要相信投资人很忙的借口,他们的工作就是找好项目,如果你看起来足够好那么绝对有理由提前约见。
好的项目,投资人甚至有可能晚上十点以后约你,如果你颜值不是特别突出,那就大胆的去吧,说不定夜里就能敲定一笔大钱。
②聊不聊奇怪的细节
聊你的商业模式,问你团队和个人工作经历,这些“风投标准问题”,都不能代表投资人对你感兴趣。他也许只是程序化的例行公事,说不定回去还要做报告,顺便把你当成行业研究样本而已。
但当投资人开始问你一些“奇怪”的问题,例如,具体还在和哪些投资人接触,甚至你的婚恋状况,老家情况,星座爱好等细节问题时,你可以兴奋一下了,因为他并不是无聊,或不关心你的业务,而是在思考能否投资你了。
对于投资人来说,你不用和他聊产业和方向,他们就是研究这个吃饭的,或许大部分投资人没什么创业实操能力,但是创业公司确实也见多了,商业模式上的东西说一会他们就门儿清了。了解你个人,对于他们来说是投资的关键,毕竟投资如“婚姻”,要看是否能长期合拍。
例如问你婚恋情况,是因为土豆视频、蒸功夫等企业就因为创始人离婚造成了巨大的企业损失;问你是哪人或哪个学校,可能是想知道你的人脉资源,和处事方式,因为福建商人世家出身的创始人和北京大院成长的创始人行事方式真的天差地别。
早期股权投资者和创始团队是强关联的,所以也要找一个自己喜欢的团队去投资。
当然,你也要十二分的注意!
如果投资人对你的商业模式问得十分细致,甚至狂做笔记,你也别高兴太早,“抄袭你的模式”这种行为并不少见,Z字头、H字头等著名基金都干过这事儿。
曾经,Z字头基金就投资了一个斯坦福的创业团队,这个团队开始的创业方向失败了,就每天陪Z字头基金投资经理见各种项目,然后获得“启发”找了一个方向去做,用强大的团队和真格给的钱快速的占领了市场。
③其实决定起来挺快的
创投领域真的不是二级市场(股市),投资人的决策基本上是没有周期的。
在我认识的所有投资人中(合伙人级别),第一次见面就决定是否投资是最普遍情况,第二次见面才投的项目低于50%,基本约第三、四次见面才决策投资的情况比较少。对于创投来说,第三四次见面,普遍情况是已经决定投资,在问你要财务报表以及后台数据了做DD(背景调查)了。
风险投资,所有创业方向都很明确并且有周期性,例如团购、O2O、智能硬件都是一波一波出现的,所以投资人见创业者就是判断这个创业者是否有能力、有资源在这个赛道上取得成绩。而有经验的投资人,在第一次见面中就会争取全面摸清这个创始人的情况,加上创投太过于早期,决策重要依据不是数据,而是对于人的判断,所以“第一次见面就决定投资”成了风险投资的主流模式。
还有,见投资经理不代表什么,他们是没有投资决策权的。
投资机构的流程是——如果投资经理觉得不错会向上推荐给合伙人,合伙人见了创业者之后才能决定是否投资。所以投资经理/投资总监不回复你了,也不必和他们恋战,因为极有可能他推荐上去,合伙人对这个项目不太感兴趣,投资经理对于一个投资机构来说只有两个功能,①找项目,②筛选后推给合伙人,而投资决策是在合伙人手中,没见合伙人之前你是完全没有被投资的机会的。
如果投资人没兴趣,真的不要再浪费时间去说服他们,他们不感兴趣后能被你说服的可能性小于5%,还不如继续约其他投资人。
本站资源仅做学习和交流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发布的内容若侵犯到您的权益,请联系站长删除,微信:tuk818